4月2日下午,国家知识产权局原局长田力普做客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科创科普月暨知识产权月学术报告第1讲,在白云校区图书馆一楼报告厅作了题为《中国知识产权制度前传和中美知识产权关系》的精彩报告。本次报告由学校党委书记王兵主持,我校部分中层领导干部、法学与知识产权学院师生代表等近360人参加了本次报告会。

田力普以亲身经历者的身份,回顾了知识产权制度在中国的引入背景,剖析了专利制度在我国扎根的内外因素。他结合大量的案例数据,阐述了从1972年至2025年,这五十多年间,中国的专利制度是如何从孕育、诞生到逐步发展成熟的。他还着重分析了美国在推动中国建立专利制度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中国如何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运用专利制度逐步步入创新大国的行列。田力普指出,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制度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政府和市场双轮强力去推动,中国现代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是我们国家改革开放战略的内在需要,是由我们国家发展战略转移的国情所决定的。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也还有外力的推动,特别是美国也起了作用。客观上来说,没有美国这个外力,中国自己建立现代知识产权制度大概还需要一段时间。最后,田力普勉励在座的学生们要抓住大学时期的大好机会,努力学习,为投身我国现代化强国建设练好本领。

在交流提问环节,法学与知识产权学院学生踊跃提问,围绕AI时代的知识产权保护、未来知识产权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中美知识产权关系等话题向田力普进行了请教交流。
王兵作总结发言。他表示,田力普的讲座为我们勾勒出一部波澜壮阔的中国专利制度发展史,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他向与会师生提出三点希望,一是要强化保护意识,争做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者;二是要强化创新意识,争做新时代新征程创新的推动者;三是要强化责任担当,争做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奋斗者。
据悉,田力普是原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党的十七大、十八大代表,十七届中纪委委员,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协会中国分会原会长,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原理事长,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名誉博士。他曾连续8年入选英国《知识产权管理》杂志评选出的全球知识产权界最具影响力50人名录,并曾任多所知名高校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者:李钊 编辑:伍瑛 审核:韩柏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