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菁菁校园 >> 深度报道 >> 正文

蕙质兰心文芬芳——校友潘小娴素描

发布者:党委宣传部    [发表时间]:2018-03-23

辜毓琦 陈晓得 谢学城

 

2015年开始,一万册由校友捐赠的书籍逐渐进驻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图书馆,为正在建设中的校园更添了一缕书香。这批书籍的捐赠者,是被誉为“才女”的作家潘小娴。从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潘小娴凭借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先后出版了《美人香里说宋词》、《村上春树的三张面孔》、《建筑家陈伯齐》、《闲敲棋子落灯花》、《钢琴美韵》等八部专著,在全国多家报刊杂志开设文化专栏,发表图书书评等,广受关注和好评,其中不少作品被《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转载。

这位文采优美、意境古韵、内心时尚的女作家,系广东民族学院(今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中文系87级学子。

 

 

心系母校捐赠万册图书

 

“向母校捐赠一万册书籍,也算是机缘巧合。”潘小娴介绍说,母校“创大”期间,对母校一直心怀感恩的她,听闻学校图书馆书籍有待丰富,也希望师弟师妹们能从中汲取一些知识营养,为人生积蓄前行的动力,于是便欣然决定捐赠一万册藏书给母校。如今,6000多册图书已经进驻母校图书馆,还有三千多册也将陆续捐赠。“人能够怀着感恩的心,挺好,挺有意义的。”

潘小娴认为,在书籍选择上,没有主意的同学可以去看名家推荐的书单,但她更建议的是自主与个性化的选择。唯有自己偏向和喜爱的书,才是有利于成长的。“而且看书一定要看原典,不要过多看二手的书(即他人的书评)。因为别人说得再多再好,那都是别人的,不是你自己悟出来的。而回到原典,或许你读得不一定有别人深刻,但却是属于你自己的想法,这才是一种独特的收获。”

 

与书结缘无用都是大用

 

出生、成长于连南的一个小山村——梅村,潘小娴的童年并没有多少书籍可供阅读。可以看到最好的书籍只是《红楼梦》、《三国演义》等等改编的小人书和几本《故事会》而已,但正是这些小人书最早启迪了潘小娴童年的人生梦想。直到上了中学,学校图书馆的书多了起来,才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书籍。当时,潘小娴印象最深的是读了一篇关于陈景润的报告文学,里面说到一个著名的比喻:“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虽然,当时她并不能说清楚哥德巴赫猜想是什么,但这个浪漫的“明珠”比喻,却觉得酷毙了。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大学生是“天之骄子”,潘小娴经过自己的努力,成为考上广东民族学院,就读中文系。如同她大学四年级时写的,入选为许多城市中、高考模拟题的文章——《会飞的蒲公英》一般,潘小娴这株出生于山野的“蒲公英”,终于从山里飞进了县城,从县城飞进了大城市,迈进了广东民族学院的大门。

大学是真正开启潘小娴读书梦想的殿堂。起初,因为觉得大学学习中,自己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比较多,开始的时候,潘小娴喜欢诗歌。当时,正是中国朦胧诗蓬勃发展的八十年代。“那时候我们都在读朦胧诗。北岛写的最有深度,但我个人并不是最喜欢。根据自己的审美个性,我觉得顾城和舒婷的诗歌比较适合我,顾城比较孩子气,写得很童话;舒婷本身是女性,写的东西比较有女性的感觉、视角,与我的思维比较合拍。”

潘小娴写的第一首诗歌,就是模仿舒婷《啊!母亲》所写的《啊!恋人》。但幸运,又有些意外的是,这首情深而又富有音乐美的处女作,后来入选了《中国当代大学生爱情诗选》。

随着积累的不断深厚,潘小娴在大学发表的作品也越来越多,当时,《中国青年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珠江杂志》等,都曾刊发过她的文章。所得的稿费,加上国家对大学生的补助金,已经足够用来读大学。之所以能够在大学期间能够取得一些文学上的成绩,潘小娴认为,这与她专一、刻苦的读书习惯息息相关。

关于读书,潘小娴有自己独特的体会:“大学是一个人读书最好的年华。在最好的年华里,一定要注意读书的技巧,不要什么都看。如果你喜欢小说,就专一地看小说;如果你喜欢诗歌,就专一看诗歌。当然,也可以适当看一看散文,因为散文与诗歌,语言都是最优美的。”

“我觉得中国传统文化底子这一块还是需要打好的。读中文,无用都是大用。中文,这种打底子的工程,也许当时看不到什么成效,但等你走上社会多年后,就会凸显出来了。为什么有些人工作多年后,会觉得自己的底子薄,后劲不足,那是因为文化的底子打得不多。表面上看,似乎传统中文学的东西都是无用的,但从长久来看,却是有大用的。”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大学毕业时,潘小娴被分配到广州市农工商总公司下属的新塘农工商公司做宣传工作,从天之骄子的大学殿堂,来到鸡鸣狗吠的农场环境,刚开始有一点小失落。但热爱写作的她,很快收拾心情,经常投稿给广州农工商总公司主办的《广州农垦报》。工作不足两年,因文采出色,潘小娴便得到主编文学版且即将退休的总编的认可,而后接替了《广州农垦报》文学副刊版的编辑工作,后来她又顺利应聘到了《信息时报》任副刊编辑。潘小娴总结说:“这一次命运转折的机会,让我明白了人生中的一个法则:不管环境怎么不如意,只要你不放弃自己的热爱,只要你能够坚持下去,都终有开花的时刻。而我后来的人生也一直是这么走过来的,虽然说不上有多大的成功,但起码我活出了自己的真性情。”

2004年,昆明的《生活新报》因潘小娴的文笔时尚,力邀她写欧洲杯足球赛的观赛小品。她感慨说:“当时其实我连足球比赛的越位都不知道,写啥足球呀。”但在昆明朋友的鼓噪下,潘小娴便勇敢地开始尝试,努力以女性视角,写出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她起了不少好玩的标题,比如《张丹枫VS郭靖》、《欧阳锋打欧阳锋》、《男人花开的三个段落》、《偶像派与实力派》、《斜阳里的风华绝代》、《就是喜欢被你打》等等,这些文章,在当时广受欢迎。甚至还曾被当时最权威的《足球报》主动转载。就这样,起初对足球几乎一无所知的潘小娴,运用自己深厚的文学功底,创作了不少足球方面的佳作。

“后来,又有人叫我写钢琴文化。虽然从没摸过钢琴,但我一点都不畏惧。因为经历过足球后,我相信所有的文化都是相通的。也许有些东西你原来并不懂,但努力补一下,基本上还是能够摸到门道的。”果然,在从未摸过钢琴的情况下,潘小娴写作的《钢琴美韵》一书,得到了图书市场的高度认可。后来,《钢琴美韵》一书还被台湾一家出版社看中,出版了台版,起书名为《钢琴的故事》。

2012年,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又约请潘小娴写作《建筑家陈伯齐》一书。传主陈伯齐先生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初就已经去世了,留下来的资料非常稀少。接到任务后,潘小娴虽然感到压力很大,但她想,“既然连足球、钢琴都已经写过了,那我还怕啥?”在短短三个多月的时间里,潘小娴白手起家地恶补建筑学的基本知识、挖掘硕果仅存的资料,并且千方百计地策划实地采访陈伯齐先生的同事、学生和各种代表性建筑作品。然后,快马加鞭地展开写作,终于提前完成了十万余字的书稿写作,这令出版这套书的策划编辑惊叹不已“融文学性和建筑艺术为一炉,而且还十分吻合陈伯齐先生的个性和他生活的时代。这真是非常完美的结合。”

潘小娴的感悟是,文学、艺术、建筑,它们的精神本质都是相通的。所以,首先你一定要重视自己的文学积累,然后在厚积薄发的前提下,再勇敢地多拓展自己的观察眼光,这时候就相对容易触类旁通了。

 

厚积才能薄发

 

2015年11月,潘小娴前往暨南大学参加“中国文艺评论基地”揭牌仪式暨“南方文艺的气象构建”研讨会,见到了著名学者、原暨南大学副校长饶芃子教授。十二年后再次遇见,潘小娴问饶教授是否还记得自己,饶芃子教授热情地拥抱她说:“记得记得,《从根部璀璨到边缘》,你的采访文章标题起得真好,文章也写得好,印象很深。”

正是因为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新颖独到的采访视角,因此,无论是多次采访莫言、阎连科、北岛、红线女、格非、严歌苓等大名家,还是日常采写普罗大众中的各色人物,潘小娴都能够把采访对象刻画得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给采访对象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在《美人香里说宋词》这部专著中,潘小娴将时尚的气质融进其独特精到的创作视角中。“当时,出版社希望能够把书稿写得时尚一些。于是,我就努力以现代人的视角来解读宋词。比如,韩国有部电影《我的野蛮女友》,野蛮女友有种可爱反叛的个性,还提出了‘好男友的十大法则’。我就将野蛮女友的‘野蛮柔情’与北宋时代著名词人柳永的《定风波》联系起来,讲到中国女性的‘野蛮柔情’早就隐藏在传统诗词里面了,就一如柳永《定风波》中的那一句——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

这些独特精到的创作视角,令人过目难忘的文字,并非凭空而来,厚积才能薄发。潘小娴说:“等你有了积累,你看待事物的眼光绝对与众不同,而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天分、才气。天分、才气不是一步到来的,必须经过日积月累,你才能练就看任何事物都很敏锐独到的境界。”

 

感谢生活的馈赠

 

诗兰,是潘小娴的笔名。“诗”道出她走向文学道路的起步——诗歌,而“兰”意为高洁清芬。这两者也正如潘小娴的为人追求一般,无论境遇如何,均随遇而安,无畏有为,愿以高洁清芳的品性,诗意般地生活。

初入广东民族学院时,学校的环境并不是很好。当时连校门都没有,仅在校道边的一棵大树上挂了一块木牌子,写着“广东民族学院”。校园里除了两条主马路,许多临时建筑的路面都还是泥土路。学校周边还是一片片农田,一旦下雨,便湿湿的,烂烂的。起初,潘小娴也感到很失望,但随后,她迅速调整了心态,“在这里,我一样能够认真读书,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我相信自己不会比别人差。”

多年以后,回想起这段艰苦的岁月,潘小娴仍对母校心怀感恩。她说:“我始终认为,不管在什么大学读书,只要自己肯努力,就一定会有所成就,感谢母校,感恩老师。”

“就像生活一样,如果平常你的心胸是豁达的,那么,你就会看到我们面对的生活有许多的美好。一个人,要有一颗宽容的心,一种博大的胸怀,常怀感恩之心。”

对潘小娴而言,如今的理想生活是与书籍、花草相伴。本来,她曾经设想过,在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白云校区开一个青春书吧。“学生们能够在那儿喝着咖啡,看一个下午的书,挺好的。”如今,家里多数的书都已经捐赠给母校了。潘小娴说,这也算得上是另一种更宽广意义上的“书吧”吧,能够给母校的众多师弟师妹们带来快乐,补充一些精神的养料,这就够了!

神游古今文海的潘小娴,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间笔转万象,蕙质兰心文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