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子风采 >> 正文

绽放在雪域高原的格桑花

发布者:党委宣传部    [发表时间]:2018-03-22

 

在雪域高原西藏,处处可见一种杆细瓣小的普通花朵,它叫格桑花。在藏语中,“格桑”是幸福的意思,藏族人民也叫它幸福花,它被藏族人民视为象征着爱与吉祥的圣洁之花。在西藏林芝市职业技术学校,也有一群像格桑花那么美丽的团队,他们克服了身体上的不适、生活上的困难、语言上的障碍等诸多困难,就像朵朵绽放在雪域高原的格桑花。他们就是由我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朱姝老师带队,队员是管理学院2014级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的梁金锋、辜良丹、谢美娜、张忠源,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2014级学前教育专业的冯苑兴、许妙琦、苏晓玲,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2014级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李潇、余友斌、王金组成的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援藏支教队。

 

 

义无反顾选择赴藏支教

“西藏是一方神奇的土地,高原的神秘与圣洁,曾经无数次撞击过我的心扉。有一天能踏上高原,走进西藏,去叩问悠久的历史,感受古老的文化,开展支教工作,是我心底的期盼”,“我愿意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努力战胜恶劣的自然环境,勇敢承担起教书育人的重任”“我把赴藏支教作为一个展现我们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师生奉献精神的舞台,作为我们丰富经历、增强本领、回馈人民的平台”,作为一名工作10年的专业教师,朱姝如是回答选择赴藏支教的原因。朱姝希望通过支教服务,充分我院的教学资源优势,帮助西藏林芝市职业技术学校提高他们教育教学水平,为加强民族大团结和增进民族感情做贡献。

辜良丹则表示:“自古汉藏一家亲,我很荣幸能为藏族同胞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一点微薄的力量。我会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通过与当地老师一起共同努力,帮助当地学生学习与成长”。

面对家人的反对,“他们主要担心安全问题”,冯苑兴表示,“其实,对大四的我们来说,这也意味着失去最重要的就业季”,在眼见要截止报名的时候,冯苑兴最终只好先斩后奏,“因为支教对我们而言,不仅是一次机遇,意义更是十分重大”。

但真正踏上西藏这片神奇的土地时,迎接他们的除了湛蓝的天空、圣洁的雪山、慈祥的藏族老校长、友善的同事、纯洁的学生,还有一个个考验正在等待着他们。

 

生活的磨砺让人更坚强

高原反应是所有进藏人面临的第一个挑战,虽然朱姝已做了充分的准备,但高原反应还是如期而至。海拔3650米,干燥的气候,较低的温度,都让朱姝和学生头痛欲裂、双腿发软,甚至流鼻血。她还记得,到拉萨的第一天,当时的心跳就达到110,血液含氧量低到80%。强烈的高原反应,让她直到凌晨4点还无法入睡。第二天早晨8点,还未来得及适应高原反应,朱姝和学生踏上了前往的林芝的旅程。

由于林(芝)拉(萨)高速尚未全线通车,高原的不适和长时间的颠簸让师生们全都感到恶心、想呕吐、昏昏欲睡。李潇身高一米八,平时身体健壮,但是他的反应非常强烈,睡晕在汽车上。在这种情况下,朱姝老师还要想方设法保证学生们的安全,安抚好他们的情绪。朱姝给他买了止痛药和高原安马上让他服用,幸运的是,服药后,他马上有所好转,这才让朱姝放下了悬着的心。一路上,朱姝强忍着身体的不适,和学生拉家常、侃大山、讲笑话,放松他们的情绪。那天,他们经过12个小时颠簸,终于到达林芝市职业技术学校。

在随后一个星期,他们的血压大都在140左右,心跳在110左右,经常到凌晨两三点才能入睡,头始终晕沉沉,一上楼就气喘,一跑起来更是心跳加速。

朱姝还记得刚到林芝的第一天,广东省第八批援藏干部余国栋校长看望并嘱咐他们御寒,不要感冒。但由于林芝入夜后温度极低,朱姝在支教队伍里第一个中了招。当时朱姝没有太当一回事,她按照往日的经验服用了抗生素和感冒药,可一个星期后症状越来越重,喉咙肿痛,整日咳嗽。无奈之下,她最终去了林芝市人民医院。初到高原的反应和感冒的双重压力,甚至让她有些动摇,朱姝回忆,当时每天晚上她都会梦到回家,梦到家人,“但当我站在教学楼门口,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劳动最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题词时,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想到了责任,我告诉自己绝不能做逃兵,要战胜自己”!

采访期间,朱姝一再表示,能在林芝顺利开展支教工作,是因为获得了各方的鼎力相助,“校领导、所在学院领导、学生处等相关部处为我们解决了生活上的后顾之忧,让我们可以放心工作。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就是我们援藏支教队伍坚强的大后方”。

经过两个多月的磨练,整个支教团队慢慢通过了高原给他们的一个个考验。

 

赴藏支教收获满满

在支教期间,朱姝亲眼目睹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西藏巨大变化。西藏的教育有一定的基础,朱姝所在的林芝市职业技术学校,硬件设施非常好,计算机、摄像机、视频课程制作室应有尽有,在她看来,这些堪比广州高校的水平。

入藏两个多月来,朱姝时常问自己“我们能做什么”“什么是西藏职业教育真正需要的”。作为一名数字媒体专业教师,朱姝老师一直在思考如何使对口帮扶职业教育起到实效。朱姝发现职业教育的信息化,是林芝市职业技术学校的弱点,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微课、慕课这些先进的教学手段都还未普遍应用在教学中。

朱姝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利用业余时间,带领苏晓玲、冯苑兴、辜良丹、李潇、余友斌等5名学生,为林芝市职业技术学校制作微课。

在制作的过程中,朱姝发现职校的老师对微课的制作充满了兴趣,给予了师生们大力的支持。旅游专业的普多老师向他们详细讲解了酥油茶茶的表演,学前专业的李老师为他们准备了藏族的舞蹈服装。朱姝说:“来自西藏老师的帮助,让我们更有动力和信心做下去。”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他们成功为林芝市职业技术学校制作了《酥油茶茶艺双语微课》《藏族儿歌双语微课》《幼儿手工折纸双语微课》《汽车发电机转子的检修微课》《汽车配气机构气门组的拆装》等第一批民族特色的微课。朱姝介绍,11月10日,他们已将这批微课全部提交参加全国ITeach大赛,“希望有好的结果。我们也会继续为学校制作微课,为校园里普及新的技术和教学手段做力所能及的事”。

朱姝还发现林芝市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师外派学习的机会并不少,但入藏送教的职业教育高级专家很少。于是,她联系了我国教育技术学领域的泰斗杨改学,请他为林芝市职业技术学校出谋划策,研究在“互联网+”时代如何提升西藏职业教育。朱姝还把我院的《多媒体素养培养创新创业项目》引进林芝。

“第一堂课我备课花了五个多小时,心里依然没底”,李潇紧张得已经忘了自己的第一堂课,时间是怎么过去的;本以为性格内向的自己很难与学生相处,“没想到一开始,藏族学生的淳朴和快乐感染了我,很容易与他们打成一片”……李潇思维敏捷,表达清晰,较好完成了从学生到教师角色的转变。

“我适合做老师吗?”每当学生给出肯定的答复,辜良丹的心里特别满足。

经过锻炼,站在讲台上,看着一双双专注的眼睛,这10名支教学生很快成长起来。

当李潇了解到林芝汽修专业人才很匮乏时,“我很动心,我想一直留在这里”。

当辜良丹看到平日特别内向,不善言辞的学生的留言“这个冬天,我陪你”时,她表示:“如果有机会,我愿意多待几年。”

“西洛老校长花甲之年的勤耕不辍、藏族孩子们渴望求学的眼神、比日神山默默的守护,都让我深深地爱上了这片雪域高原”,朱姝表示,“虽然本次支教服务为期一个学期,但如果有机会,我会毫不犹豫地再次踏上这块美丽神圣的土地”。

两个多月来,我院援藏支教队慢慢习惯了雪域高原的工作、生活,他们都很好地完成了角色的转变:朱姝由专业教师转变为很好的管理者,10个队员也由学生很好地转变为教师,他们为西藏的职业教育,为我国民族大团结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