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拳拳学子心 悠悠母校情——原广东民族学院政治系77级校友回母校省亲侧记

发布者:党委宣传部    [发表时间]:2019-10-15

 日丽风和秋送爽,岁月如歌母校情。10月12日,原广东民族学院(学校前身)政治系77级校友一行30人回访母校,这是广东民族学院1981年从海南通什回迁广州后,1977级校友第一次以班级为单位集体回归母校。

 

学校第一届本科生

 

 1977级学子是我国恢复高考的第一届大学生。

 我国高考制度自1966年废止11年后,终于在1977年重启,这在新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当年高考的竞争残酷性堪称空前绝后,因考生人数众多,包括了66、67、68届(“老三届”)乃至提前报考的优秀78届高中毕业生,全国高考录取率仅4.8%,被誉为“天之骄子”。

 1977级学子也是我校第一届本科生,他们大学四年就读于当时位于海南通什的广东民族学院。

 1974年,在周恩来总理的殷切关怀下,国务院批准广东民族学院复办,复办三年来,学校始从十年浩劫中复苏,不断理顺管理体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稳步提升教学质量,于1976年首次开设大专班,设有政治、中文、数理三系和干训部,初步具备本科办学条件。

 1977年10月12日,国务院正式宣布恢复已经停止11年的高等院校招生考试,学校也获批准兴办本科教育,首次招收四年制本科专业学生,共录取本科生149人,其中政治系51人,中文系52人,数理系46人。1977级学生迟至1978年春入学。

 我校77级政治系51名学生的基本情况是:学生来自六个不同民族,年龄跨度很大(最年长的入学时是32岁,而最年少的仅15岁),入学时全班同学身份各异,有部队转业军人、应届学生、知识青年、工人、医生等。

 通什办学时期,学校各方面条件相对简陋,校园环境和今天的菁菁校园不可同日而语。但40年来,不曾被风化、永远留存在1977级学生记忆深处的,是通什南圣河边校园里满眼的绿意,是课堂上琅琅的书声,是黑板上老师的粉笔字,是夹带着相思豆的第一封情书……

 今天,他们如约在2019年秋风送爽的金秋十月回母校相聚。

 

 

 

 

 

师生相聚诉衷肠

 

 1977级政治系校友回校,受到学校党委副书记李向明、副校长潘自勉,及宣传部、管理学院、美术学院、白云校区管委会、校友会办公室有关负责人的热烈欢迎。

 10月12日上午九时许,东校区工业中心605室。

 师生欢聚一堂,已经华发沧桑的校友们难掩眉梢眼角的洋洋喜气。

 逝水流年中带走了多少愁绪与怅惘,如歌岁月里回忆着多少欢愉和难忘。座谈会上,校友们一一发言,向母校汇报毕业以来在工作岗位上取得的骄人成绩,追忆往日求学岁月难忘的点点滴滴,抒发对母校培育之恩的感怀之情,氛围热烈,情怀真挚,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和会心的欢笑。

 苏照新老师是这次活动的发起和组织者,身份比较特殊。当年毕业后,他留校任教,跟随母校从海南通什回迁广州。苏教授介绍自己在母校四十余年桃李累累的执教生涯,感慨母校的沧桑巨变。

 校友苏晓军(退休前为广东省应急管理厅副巡视员、现任广东省普法讲师团成员、一级安全评价师)、李幼伍(退休前为海南省妇联正厅级巡视员)在发言中谈到,在毕业之后班里有近七成同学从政,其中厅级干部五人,处级干部数十人,但大家始终秉持清廉守正、清白做人的信念,最终退休时全部平稳“落地”。苏晓军说:“这要归功于母校良好的校风陶染,和老师们润物细无声的谆谆教诲。”

 校友吴大东退休前任海南省医药公司总经理,在校期间曾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为我校第一届学生会主席。他考入广东民族学院前是一名“上山下乡”的知青,因此对当年参加高考的情景记忆犹新——获悉国家恢复高考招生后,他立刻取来胞妹的课本,在下班后仓促备考,灯下不知疲倦地连日熬夜复习,次日还需早起照常工作。不知疲倦,只因心中燃烧着一片熊熊的希望之火。他还记得,77年高考的作文命题为《大治之年气象新》,而自己构思须臾,便一蹴而就。

 吴大东难以忘怀当年在通什老校区负笈求学的岁月:由于彼时物资贫乏,生活艰苦,大家普遍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遇,怀有异常强烈的求知欲,自始至终起早贪黑、废寝忘食地学习知识,以至图书馆门前常常一大早就排起长龙,场面蔚为壮观。

 朱德卿校友长于乡间、娴于农活,毕业后留校在党委宣传部工作,后经管主营农产品的集团公司,戏称自己是兜兜转转,始终在“养猪”,可见人生和历史是“螺旋式”的过程,他的一番发言也激起了一阵掌声与笑声。

 在现场,大部分校友年过花甲,他们仍坚持要站起来向向母校领导、老师作汇报,一片拳拳寸草心,浓浓师生情,令人肃然起敬。

 许多校友感喟,本科四年在母校所接受的教育和训练,不仅限于书本知识,更对自己之后工作生活中做事与为人影响深远。退休后,77级政治系校友中很多人长期坚持投身公益事业,继续为社会做力所能及的贡献,堪称“老骥伏枥,壮心不已”。

 座谈会接近尾声,校友李幼伍一展我校校友出色的人文素养和才情,即席朗诵了一首为母校所作的诗歌:

 你在海那边/翘首回望/我在山这里/黯然神伤/谁还记得南圣河畔/书声琅琅/谁又记得教室窗外/歌声阵阵/琴声悠扬/喜欢将芒果叶/夹在课本上/只因那/翠绿的芬芳能忆起/成熟的金黄/喜欢听他们的欢声笑语/那你侬我侬的音调能缓解/离家的忧伤/喜欢看他们/挥舞着球拍/驰骋在/还未硬化的球场/一头汗水/一身尘土/一脸阳光/五指山上的枫叶/红了/又绿/绿了/又黄/风送他乡/再也落不回/自己的根上/如果生命/还有轮回/是否还会和你牵挽/出海远航/人面忆/桃花伤/几时暑已寒/各一方/难思量/只盼雁归南。

 这次回母校省亲,一个重要环节是上门拜访当年的任课老师。昔日恩师叶银春老师已经90高龄,闻听40年前的学生即将到访,早早在门前迎候。待学生们蜂拥而至,叶老师家里简直容纳不下这么多人。“挤”不进去的学生只好分批在门外等候。片刻后,一位校友传出话来:“李幼伍!叶老师问你怎么没来?!”这边厢,与同窗谈兴正浓的李幼伍校友一听见召唤,连忙带笑挤出人群,进去面见叶老师。

 此刻,正午的阳光正从青枝绿叶的罅隙中透过,洒满了偌大的客厅,打在已是白发苍苍的师生们身上。然而,时光倒退40年,朱颜已改,不变的是师生间那份浓浓的情愫。

 几位校友在现场回忆说,讲授英语的叶老师当年常常语重心长地嘱咐我们要学好英语,“国家将来对外交往会增多,学好了英语,将来会有用武之地,就是教育自己的孩子也好嘛。”

 大家沉浸在追忆之中,有校友提到:“孔季丰老师讲起课来条分缕析,深入浅出,令同学们大开眼界,在学生中很受欢迎。”

 欢聚嫌日短,不觉已到正午,校友们邀请了几位教师一起共进午餐。春晖园里,师生们共聚一堂;岁月之树,此刻盛开浓浓的暗香。

 

 

镌刻在记忆深处的情愫

 

 就读期间,校友们虽是在海南通什老校区学习和生活,但之后曾到广州的新校址(现东校区)接受分配,还有数位校友毕业后一度留校工作,因此不时指点当时留校工作时的住址、饭堂和办公地点,感慨校园面貌的新异变化。

 10日上午,校友们兴致勃勃,沿着林荫校道参观东校区,抵达图书馆,在学校第一任院长罗明的塑像前驻足良久,寄托情思;并在“翔——祖国、母校、我”塑像前合影留念。

 下午,在学校党委副书记李向明的陪同下,由校友会及白云校区负责人向导,77级校友们参观了我校白云校区。

 李向明副书记向校友们介绍学校近年来建设发展情况和校区总体规划,并强调:我们学校是一所有红色基因的学校,首任院长是罗明同志,人民教育家汪达之同志是我校第二任党委书记,学校办学60多年来,始终服从、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国家建设发展培养各类专门人才,目前正在朝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技术师范大学的目标阔步前行。

 校友们纷纷感叹母校面貌的焕然一新,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并寄语师弟师妹们珍惜美好学习时光,勇做新时代奋斗者、追梦者和弄潮儿。

 苏晓军校友谈到今昔大学生对比,认为今天的大学生思维更为活跃与开放,视野更开阔,知识结构更均衡,但总体而言,在求知欲望及自我要求上与当年大学生存在差异,他殷切希望师弟师妹们在发挥优长的同时,也能够更加勇猛精进。

 苏晓军校友指出,广东制造业大省的省情决定了母校培育技术师资的宗旨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作用,如能彰显办学特色,采取一些针对性的办学措施,比如狠抓实操,以及将获得特定种类和一定水平的专业资格证定为学位颁发条件,“我们77级校友一致祝愿母校越办越好,祝福母校学子前程似锦。”

 驻足瞻仰汪达之先生塑像时,77级校友一行偶遇我校计科院同学。同学们得知校友身份后,立即中止活动,隆重列队欢迎学长学姐回归母校,致敬师兄师姐荣归母校。校友们对此表示欣慰和感动。

 这时,一位77级校友情不自禁地吟咏起自己的诗作:

 静静的操场之上/门框在夜里沧桑/南圣河畔/一座座简易的教室/贮满我们的思想/让纯真的梦清爽/片片思绪/藏在往日的课堂/不知何时知了开始鸣响/相知的时光/在黄昏中西降/明天谁都不会遗忘/黑板上老师的粉笔字/它永远镌刻在记忆深处/岁月如歌/愿梦飞扬。

 

                                                                              (党委宣传部 彭耘夫)


作者: 编辑:新闻网 审核:韩柏光